姑婆芋

姑婆芋大部分位在森林的底層,陽光不是很充足,但它的地下走莖繁殖力很強,會迅速的三姑六婆就聚集成群的占據整片山野,且不容易剷除。
我們吃的芋頭都是吃地下莖的部分,基本上以莖來繁殖會比較快,量也比較多。姑婆芋也是靠莖來繁殖,只是它的種子又有鳥類吃食幫忙傳播,所以繁殖得更多。 

資訊來源:荒野保護協會

姑婆芋與可食芋頭有什麼差別?又為什麼毒?

色澤: 姑婆芋葉面有蠟質光澤感,會反光;芋頭葉面色澤白霧白霧,有消光感覺,這是因為葉表有細毛之故。
水珠: 潑水在姑婆芋葉表,水會散開、黏附於葉表;芋頭葉表因為有細毛,除了看起來有消光感,潑在上面的水會成珠,不會打溼葉面,表現出蓮花效應。

資料來源:泛科學

繼續閱讀​

姑婆芋

  1. 多年生草本,莖粗大而斜上,株高常超過一公尺。
  2. 葉大為廣卵形,長60~100公分,寬20及45公分,葉子基部開裂較深而葉子尾端漸尖。
  3. 花為白色佛焰狀花序,佛焰苞管綠色,呈長橢圓狀披針形。
  4. 花單性雄蕊在花序上部而雌花在下,雄雌花中間有不孕的中性花。
  5. 果實為漿果,成熟果實球形紅色,花萼宿存。
  6. 種子卵圓形呈黃白色

資料來源:自然谷

繼續閱讀 

姑婆芋和台灣姑婆芋不同

臺灣常見的姑婆芋有姑婆芋(Alocasia odora (Lodd.) Spach) 和 台灣姑婆芋(Alocasia cucullata (Lour.) Schott),姑婆芋的植株較台灣姑婆芋大,台灣姑婆芋的葉子尾尖名顯,又叫尖尾姑婆芋。

資料來源:A.PAO garden  

繼續閱讀